安徽合肥学院打造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11-17浏览次数:717

    仅有30年校史,2002年才合并重组并升本的安徽合肥学院,在五年之内大胆创新,逐步走出了一条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之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中,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却不断上升,2010年就业率更是创造了97.9%的超高,为目前地方院校破解就业难题探索出一条新路。  

    ――反传统教学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     

    自2005年,合肥学院开始全面推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在不断地探索中,逐步完善了这套人才培养流程。在学校的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反传统”显得尤为突出。合肥学院在教学步骤中明确提出,要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由“学科导向”向“专业导向”转变,从而将传统教学强调死板的系统知识标准转化成为职业导向的能力标准,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     

    合肥学院院长蔡敬民介绍说,应用型人才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因此学院对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改造传统专业,增设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土木工程、旅游管理等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新专业,并应地方政府对外开放需要,开设德语、朝鲜语等专业。    

    同时,为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了专门的培养方案。为此,学校进行了系统的市场调研和专业分析,要求培养出的人才能够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的岗位。学校改变了以往第二课堂脱离于人才培养方案之外的现状,开展以专业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了使教学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合肥学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来确定教学内容。在之后的教学中实施了模块化教学,将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模块,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将练习、实验、团队学习等均列入各模块的教学安排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改革创新最大的一项,是让学生提前认识自身的专业,并较早的规划未来的社会职业。     

    在第一学期,学校就为学生开设了专业导论课,介绍专业概况、职业去向、专业学习特点和方法、职业素质和职业准则、专业的发展和学科前沿动态等专业相关基本情况,使学生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方法更得当,学习兴趣更浓厚。     

    同时,学校在学生大学二、三年级之间增加一个12周左右的认知实习学期,将现有的“8学期”改为“9学期”,让学生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真实岗位上去,感受专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使学生对今后专业课学习有更多的思考,更加理性地选择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同时,也使学生就业工作前置。         

    蔡敬民说,中国的大学生由于在基础教育中繁重的应试型学习,与社会脱节的现象很严重。“很多大学生从校园到校园,在毕业前完全没有接触社会的经历,没有过对自身专业和职业的规划。职业认知学习让他们提前接触了社会,提前了解自己的未来。”     

    ――强化实习实践为学生“预热”就业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合肥学院同时开展了实践教学改革并开创了实习教学的新模式,形成“校地、校企、校际”互动机制,正是这一举措,让学校教育达到了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了职业教育的质量。     

    蔡敬民介绍,实习就业一体化制度,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未来职位的具体需求,提高了职业能力和素养,还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身的机会,赢得企业对自身能力的了解和信任,提前为就业“铺路热身”。     

    合肥学院与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机制,开展产学研合作,使学校成为地方政府、企事业用人单位的人才储备库。与安徽省有关部门、合肥市政府共建了德国中心,与市经济开发区、德国大众、博西华、海尔等企业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从而统筹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建设,学生认知实习、生产实践等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在企业完成,使企业对毕业生有了全面的了解,便于选用了解和认同企业的合适人才,实现了实习与就业联动,深受企业欢迎。    

    据了解,合肥学院的学生毕业论文以企业实际问题为选题,实行真题真做。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60%来源于企业和用人单位。在德资企业博西华家电公司,相关专业学生从大二开始就在该企业参加认知实习,大三又进行生产实习,大四再进入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论文,后经企业考核和遴选后,毕业后成为公司的一员。     

    借助实习基地平台,校企双方积极开展技术合作。教师深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学校也借此解决了实验教学严重不适应教学需要的问题。在为学生就业“铺路”的同时,也在“反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校教育。     

    ――开放合作培养模式急需更多支持     

    2010年,在合肥学院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认知实习的学生,已经从2007年以理工科为主的16个专业1000多名,扩展到今年39个专业3200多名学生参加,就业率更是创造了97.9%的新高。如今,在安徽省很多大型高新企业里,都有合肥学院学子的身影,他们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普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表示,合肥学院的发展紧紧扣住时代经济脉搏,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思路准确,培养出了大量企业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     

    合肥市第二建筑安装公司等单位表示,合肥学院的历届毕业生在公司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活跃于中高管理层和一线项目经理岗位,是企业所欢迎的“留得住、用得上、发展快”的人才,并非常乐意为合肥学院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博西华等认知实习基地还特别设立了奖学金,为毕业后有意向去该企业发展的优秀学生提供资助。     

    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94年的中外合资企业,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合肥学院学生的实习非常欢迎,对学院的办学模式和改革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合肥学院学生在融入学院认知实习等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工作务实意识得到了增强,与其他高校实习学生相比,合肥学院在学生实习的专业指导、跟踪管理方面下了很大力气,与企业联系密切,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实习效果。     

    但蔡敬民表示,开放合作的培养模式仍存在困难和问题,还需要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蔡敬民说,在整个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根本和关键的,是教师的教学。“教学是保障学生知识能力以及工作能力的基础。但是,要实现以应用型为目的的教学,教师的培养是一个很艰巨的挑战。”     

    “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对于已经熟悉了传统教学的教师是一个繁重的工作,他们要重新到合作企业中学习实践知识,重新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案,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工作需求的学生。但是给他们附加的工作量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有些教师很难产生积极性。”蔡敬民说。     

    而让学校感到尴尬的,还有实习单位的沟通和配合难以解决。蔡敬民说,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在起步阶段,由于缺少社会认同感,想让企业认同还有一定难度。     

    “博西华公司由于是外企,对于实习人才的培养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制度和企业文化,同时在企业社会责任认知上,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的想法不一样。有的国内企业我们多次联系,仍然是勉强答应了接受学生实习,最后还接受人数不多,差距很大。主要还是担心学生会影响正常生产秩序,企业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蔡敬民说。     

    但同时,蔡敬民也对目前开始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提出了一些建议:“对于一些企业的抗拒还是应该用更好的沟通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也应该主动配合企业,给企业以方便。”     

    合肥学院对于这一难题,采取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将不同专业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到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进行分散实习的办法,使不同专业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学生实习对实习单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     

    而西门子博西华公司副总裁任克认为,地方政府方面可以以更多的优惠政策来鼓励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的实现,如税收减免等措施,来保护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希望更多的高校能够从企业引进专家参与教学过程,提供更好的实践支持。     

    对于未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之路,蔡敬民在充满热情的同时也对这套模式提出了警醒:“不能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简单当成职业教育,更不能把学生当成工人顶岗实习,一推了事。学以致用,认知实践的重点不在这里,而在于对学生的职业认知教育,在于在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上帮助他们实践应用。”     

    蔡敬民总结说:“应用型人才培养就像培养植物,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只能栽种在特定花盆中才能成活的花朵,而是在广阔的沃土上都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大树。”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