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学院2022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考编“上岸”经验分享系列(四)

发布者:人工智能发布时间:2022-10-08浏览次数:406分享


王 蓉(2022届)

工作单位:合肥一中教育集团北城分校(合肥北城中学)

流程:本次招聘共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结束后,根据报考人员的笔试成绩,按所报考岗位计划数13的比例从高到低分公布面试人员名单,最后,笔试、面试成绩按46合成(笔试成绩*0.4+面试成绩*0.6),择优确定预录取人选。笔试科目:学科专业知识(满分为120分),面试抽取课题后进行30min备课,上课和答辩共计15min

笔试:在大学四年里,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基础。在大四期间,一直为考编做准备,着重复习学科专业知识,其中梳理过高中数学框架,买了相关考编数学真题卷和高中数学题库。刚开始做题,也会出现不会做和难以下手的时候,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毕竟距离高考很多年了,不要产生过多的消极情绪,在之后的不断刷题过程中,整理并积累试题中的技巧和套路,正确率自然会提高。这时,可以刷一下有难度和灵活的题目。刷题是很重要的!!!在笔试的过程中,卷子基本涵盖了所有高中知识点,难度是大于考编难度的,其中还包括多选题(要想正确,每个选项都需要去确定,使卷子的难度加大)。笔试时间是2小时,计算量大,这时候需要进行取舍,做到把题目做完。

面试:抽到的课题是《平面与平面垂直》。我系的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教育见习、教育教学实践、认知实习、教育实习……为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抽到的课题虽然之前没有备过,但是写教案以及讲课是熟悉的,能让我很快的构思出整个教学过程。在30min备课中,或多或少会有些许紧张,但之前的经验会让我很好的应对。回望在校期间的研读教材、做PPT、写教案、10-20min的讲课、以及实习期间40min的讲课,这个过程是难熬和辛苦的,但这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对于教材的认知、神态以及语言都能自然地流露。当我面试结束时,我真心感谢我系教给我的技能,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认真的对待我系的每一次的培训,珍惜并很好的运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脚踏实地,结果不会太差。最后,我想说,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敢于放出声音!

附录:个人获奖简介

1. 2022届优秀毕业生;

2. 20214月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S奖;

3. 202012月,获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省三等奖;

4. 202011月,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二等奖;

5. 20206月,获校级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6. 2018-2019年、2019-2020年、2020-2021年均获得三等奖学金;

7.荣获“三好学生”称号两次、“优秀团员”称号两次。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撰稿:王蓉   审稿:谢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