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2022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考编“上岸”经验分享系列报道(七)

发布者:人工智能发布时间:2022-10-27浏览次数:193分享



梅  莹(2020届)

工作单位:合肥45中芙蓉分校


报考岗位:合肥市经开区

岗位信息:11人,要求师范专业

成绩:数学101,教育综合99. (总分120)笔试第13名,面试84,第4名,综合第7名。

流程

本次招聘共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按12(人数低于5人时按13进面)笔试从高分至低分择优进入面试。

笔试(占40%)包括:40%教育学心理学+60%学科专业知识(高中知识为主,难度略低于高考难度)

面试(占60%):抽取课题后进行30min备课,10min授课与5min答辩环节。

笔试:我是一边代课一边备考的,每天下午和晚上的时间是我的备考时间。今年的考试时间一开始定在3.28,后期由于疫情推迟到了7.11。所以我前期一直是按照3.28去准备的,备考时间5个月。

对于数学板块,前两个月下午刷高考题,中考题,晚上看粉笔的数学视频课,做好笔记,总结归纳。后面一个月进行专项学习,用的资料是山香。最后两个月刷教招真题以及各个机构的模拟题。

对于教育综合,我是从12月才开始准备的,一开始看粉笔的书加视频课,比较简单易懂,适合新手,每天晚上坚持看,第二天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复习,然后刷山香的3600题,做好错题整理。过年期间,就是看书看错题,做选择题,一定要把选择题的准确率提上来。2月中旬开始疯狂的背诵,书上能看到的简答题我都背了,最后你会发现简答题的背诵会提高你做选择题的准确率。背诵的时候要有框架意识,能够把背诵的内容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知识体系,随取随用,这样有利于你后期对材料题的分析。

由于疫情推迟了考试,当时我的心里很难受,每天过的很煎熬,办公室的老师都让我缓一下,所以整个3月尾,4月,我每天的学习量就是一张金考卷。其余时间都用来搞学生,抓学生的成绩,过的很快乐。所以我就想,如果考上了,我就可以一直搞学生了。5月,重新拿起了课本,做起了试卷。后期数学我是通过哔哩哔哩中的视频课去补缺补差,做各个机构新出的模拟题,还有各个地方最新的高考模拟卷(金考卷)。后期的教育综合也是补缺补差,直接看课本,看错题,画框架图,疯狂背诵简答题。

面试:毕业于合肥学院数学师范专业我感到非常幸运,感谢大学里遇到的每一位恩师。还有我们系的师范生技能竞赛,真的非常锻炼人。

毕业以后很幸运进入了168玫瑰园代课,跟着我师傅后面学到了很多,我每一天基本上都会去听课,所以七年级的课程我已经算是比较熟悉了。所以面试的时候我是以八年级为主,把八年级的每一节课都上了一遍,不会上的就去中小学教育云平台上看视频。后期我师傅找了专家给我辅导,磨了几节课,效果很好。最后就是自己不断的练习,把自己讲到吐,把准备的每一节课都讲熟。

面试的时候抽到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我自己备过的课题,所以面试的时候根本不慌,而且讲得很流畅。只要自己认真准备,结果一定不会差,阳光万里,我们终将上岸。

附录:获奖简介

2018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撰稿:梅莹  审稿: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