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合肥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乡育邱村行”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成员开始了新一天的教学授课工作。相较于第一天的羞涩,第二天的孩子们与实践队成员逐渐熟络起来。
在本次教学课堂上团队成员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学生们提供了细致的指导。课堂,马同学拿出自己带来的雕塑进行绘画,张同学拿出练字本进行练字训练,还有些同学用教室前的电子琴弹奏。看到小朋友完成的雕塑绘色时,团队成员范彬旸坐在一边认真的拿起画笔,对未涂色的细节部分进行补充,这也让成员们大为感慨。
图为两位同学在雕塑绘色。
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们,大家也是投入热情对待。慢慢地,幼儿班的孩子们不再怕生,甚至在你休息时,轻轻拉着你的衣角说:“你来看看。”仿佛是要将自己找寻到的珍宝同你一起分享,场面一度温馨。即使幼儿班的小朋友们没有作业,但大家也会通过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画画和弹琴等活动来培养其专注力,还有的小朋友也会对带有图画的书籍感兴趣。
图为小朋友们阅读图画书籍。
在辅导孩子过程中,团队成员注意到一位小朋友一直在安安静静的写作业,遇到不会写的题目,也是小声地说:“大姐姐,这个我不会写。”站在她旁边时,也是发现了她打开的语文书封面贴满了小红花贴纸,询问得知,这是她们语文老师的奖励办法。团队成员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张同学,他很活泼,经常活跃气氛。课程结束时会来告诉我们:“你们真的很有耐心”。孩子的童言稚语充满了对志愿者老师们的真正喜爱与尊重,侧面也反映了志愿者老师们对孩子们的爱护与关心,这种爱的双向的,小朋友们与实践队成员之间在教学与交流中互相成长。交流中得知他长大想要当天文学家,团队成员也是提出建议,希望他暑期能多阅读天文学刊物,了解更多天文知识,也祝福他能在若干年后能够实现理想。
美好的时间总是飞逝的,一上午的课程也在眨眼间过去。团队成员们表示,希望在快乐中教学授课,为乡村孩子创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留下一个快乐的暑期。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撰稿:张勇前 王文浩 审核:张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