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织密织牢校园疫情防护网,合肥学院早谋划、早行动、早落实,在2022年春季学期伊始就启动了部分课程的线上教学。随着疫情反弹,线上教学日渐成为新常态。3月29日以来,合肥学院全面转入线上教学。截至4月22日,共开设线上课程1043门,进行在线教学的教师达8292人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学生达37.1万人次,学生到课率99%以上。
疫情当下,鼠标变成了粉笔,屏幕变成了黑板,老师变成了“网络主播”,合院学子在“云端”与老师们进行了一场学习之约。教师们利用超星、学堂在线、中国大学慕课、雨课堂、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提前做好理论课程、实验实训教学的各项准备。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的吴缨老师说道:“线上与线下这两种模式的教与学有很大差别,因为空间的虚拟性降低了教学的真实感,学生缺少共同学习的空间氛围,师生缺乏面对面交流,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人在心不在’的上课状态。”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吴老师自有一套小妙招:她嘱咐学生穿着整齐,备好学习资料,端坐在桌前,和线下一样具备“仪式感”;邀请学生视频连线,既抽查学生听课状态,又及时听取学生对重难点的困惑,以更有针对性地辅导;在课间播放音乐或美文美图,调节学习氛围……屏幕虽阻隔着师生碰面,却营造出了真实的课堂体验。
“相比线下教学,线上教学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吴缨本学期教授的课程是《分析化学》,平时布置的作业需要学生阅读文献,查找资料。“每次学生提交作业后,我会及时批改,将每一位同学的问题写在纸上,拍照反馈给他们。”除此之外,课后吴缨还会对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同学进行加分统计。线上交流不如线下方便,但吴老师以细致的工作态度,加班加点,为每一位学生负责,保证教学效果不打折扣。
虽然已具备较为丰富的线上教学经验,但外国语学院的徐天戍老师还是坚持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徐天戍本学期教授《英语国家概况2》和《英语听说2》两门课程,虽然线上课堂有局限性,但徐老师灵活并用智慧教学手段,让课堂“更智慧”。徐天戍每节课都会让学生用学习通签到,通过对比学习通签到名单和会议室在线人数,双重考勤,及时了解学生到课情况,保障到课率;通过不定时随机点名、发布主题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专注度;沿用翻转课堂形式,让学生完成小组任务、课前十分钟测试、课后测试、上传笔记,确保学生“真在学”。
为避免学生因隔着屏幕产生疏离感和懈怠,徐天戍通过改变授课时的语气、语调来更好地调动课堂氛围。她常常自封“主播”,采用学生更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如“请多多关注主播”、“如果同意,请在聊天框扣1”等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融入课堂。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级经济学专业的吕秀秀同学说:“虽然和老师隔着屏幕,但也能感觉到他们课前的精心准备。老师们都非常认真负责地上好每一堂课,各位老师辛苦了!”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2019级汉本专业的燕岑蕤十分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安排,她表示:“我们不是第一次上网课了,之前已经和很多老师都有过磨合,所以大家在课上都会积极配合老师,课堂氛围很好。”
疫情或许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未能降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合肥学院在教学设计、师生互动、作业批改、学生考勤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师生同心战“疫”,同“屏”共振,使别样的课堂传递出同样的精彩。